您好,欢迎访问这里是您的网站名称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86 0000 88888
PP电子(中国)平台入口

荣誉资质

HONOR
杭州柯林pp电子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3-04-29 02:37浏览次数:

  报告期内,公司致力于电气设备感知预警装置及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电力相关技术服务及综合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9,001.0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98.2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889.76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1.02元/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1,495.20万元。公司以电气设备感知预警装置及储能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切入点,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打造高性能产品,并不断创新丰富产品类型及结构,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2,772.7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14.59%。完成了面向多物理量融合的电力物联网新技术研究项目、输电线路分布式非接触故障定位装置项目、非接触式接地电压测量装置项目、用户侧分布式智慧储能系统项目。在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公司也在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布局和保护工作,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出提供护盾,公司及子公司新增发明及实用新型授权专利10项,均系原始取得;另有117项专利申请正在审查中。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知识产权186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56项,软件著作权113项。在储能领域,公司以国家“双碳”政策为导向,解决能源时空分布不匹配的矛盾,满足新型电力系统日益发展的不同需求,深入开展电化学储能相关技术研发。公司对先进储能系统中的核心技术电池状态监测及健康评估技术、储能系统智能控制技术、储能系统热管理技术等领域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利用公司的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积累,丰富的电气、机械系统集成经验,并结合杭州柯林的IoT物联网平台技术、AI智能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推出了商业化储能系统及应用平台,报告期内已实现销售收入2,272.78万元。目前公司的储能产品包括分布式智慧储能柜、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储能能量管理装置、能源管理平台等储能相关产品,具备高安全、高效率、智能化、长寿命、简单易用等优势,可应用在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等不同的储能场景,为客户提供绿色清洁能源资产的投资、运营、管理等综合解决方案。公司紧紧把握电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持续深耕浙江省内客户并加速拓展省外市场。报告期内业务范围涵盖北京、上海、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河北、山东、四川、新疆、广东、湖南、西藏等省外市场。报告期内南方电网市场推广发展趋势迅速,完成了南网办事处的设立,并且配备了一支专业的营销、技术、服务的团队,为业务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建立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及全方位满意的售后服务。公司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深受客户肯定,智能感知与诊断预警核心优势产品成功应用在昆柳龙直流工程±800千伏昆北换流站、±800kV楚雄换流站、±800kV普洱换流站等超特高压重点工程项目。公司相关产品的顺利投运,为超特高压换流变压器机械性能监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为评估换流变压器运行状态提供新的视角。报告期内,我司加快了省外市场拓展步伐,树立了公司品牌,进一步优化和拓宽市场销售渠道,提升了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我司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的支持和信任。公司为了进一步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激发人才的创造性,提升组织的活力度。公司在报告期内制定并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共计66人,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有效地增加公司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劳动者与所有者的长效利益共建共享机制,促进公司持续、健康、高效发展。1、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荣获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22年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0、荣获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浙江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公司是一家立足于智能电网领域,聚焦电力系统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专业从事电气设备智能感知与诊断预警装置及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电力相关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电气设备在日常服役和运转过程中,因绝缘老化、负荷、磨损、腐蚀、内部应力等造成的电气、机械性能劣化会降低其可靠性,严重甚至会造成变电站、电网等重大灾害事故及惨重经济损失。而常用的预防性试验和定期检修等模式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强制性,建立一种在线的、实时的、连续的、智能的分析诊断系统,以实现对电力装备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准确及时的预测,是有效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公司自主研发的电气设备智能感知与诊断预警装置,主要由智能传感器及数字化平台两部分构成。其中智能传感器可通过实时、动态、多维度的方式监测电气设备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热性能等状态量,跟踪各种劣化过程的发展状况,从而获取其运行质量的相关信息,实现电力装备的状态监测;数字化平台则运用算法、模型及评价体系对监测到的状态量进行分析,并做出科学的评估和预测,为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提供高效、精准的决策方案,实现电气设备的状态智能诊断及科学预警。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加快建设,储能在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消纳、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用户灵活高效等用能场景中将发挥关键调节作用,并有力推动电力系统由“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电化学储能系统具备调节响应速度快、地理位置限制小、建设周期PP电子网址短、成本持续下降、使用寿命长等优势,适用于光、风发电等波动较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侧、电网侧和用电侧等用能场景。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作用下,电化学储能系统发展迅速、需求巨大。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化学储能系统,主要由储能装置及安全防护平台两部分构成。其中储能装置运用先进热分析方法进行高精度的热管理设计、仿真及实验,优化结构参数及电气性能,具备高能量密度的优势。安全防护平台则运用储能电池的智能传感技术,基于温度、电压、电流等状态量,利用算法、模型及评价体系分析储能电池及系统的运行状态,维护大规模储能电站安全运行。经过多年的沉淀与积累,公司紧密结合电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已经形成了覆盖“输电、变电、配电”全链路及“高压、超高压、特高压”全电压等级的数十种智能监测系列产品及在线诊断预警数字化平台,并自主研发了高能量密度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及安全防护平台,可为客户提供契合其需求的个性化综合解决方案,其中变电类电气设备与诊断预警装置是公司的核心优势产品。公司主要产品为电气设备与诊断预警装置、电化学储能系统等,以先进的智能传感技术、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智能诊断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中输电、变电、配电各环节的电气和机械等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准确监测和及时预警,并以高功率密度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安全防护平台等,实现负荷削峰填谷、节约变压器容量等功能。公司提供的电力相关技术服务主要包括科研项目委托研究、软件开发与实施、产品维保等。公司提供的电力相关技术服务主要包括科研项目委托研究、软件开发与实施、产品维保,其中科研项目委托研究主要是指公司承担科研院所委托的课题项目研究与产品研发服务;软件开发与实施主要是指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专业领域应用系统功能定制、开发及实施;产品维保是指对公司产品进行跟踪运行维护,提供现场故障处理和远程故障处理等服务。公司拥有十余年软件开发经验,掌握了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AI人工PP电子网址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开发能力,完成了“变电设备故障模块化物理仿真系统”、“超特高压在线监测分析预警平台”、“输变电设备数字孪生系统”、“国家电网公司运维管理平台”、“掌上电力”的开发工作及乌镇国际互联网大会、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等重要场景的电力监控管理平台开发工作,具备“大云物移智”专业应用的设计、开发、实施服务能力和实战经验,公司已成为国家电网一体化云平台战略开发合作伙伴、电力区块链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服务供应商之一。公司主要以电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为导向,以客户实际需求为基础,进行先导式主动开发。与此同时,公司在与客户的合作过程中,与客户技术部门人员同步沟通,深入了解客户特点,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开发贴合客户实际且符合行业趋势的新产品。此外,公司还与各大高校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公司的采购方式分为普通采购、定制采购、委外加工三种:普通采购指公司直接购买对应规格型号的原材料,采购过程中会指定品牌及相应规格;定制采购指公司向特定供应商提供图纸和技术参数要求定做公司产品专用的零部件,供应商自行采购原材料并加工成公司所需的零部件;委外加工指由公司提供主要材料,供应商完成某个或几个工序后返回公司用于继续生产,公司与供应商以加工费进行结算。公司产品细分种类较多,且多为非标准化定制产品。除少量的预生产与备货外,公司产品主要为以销定产,根据市场供需变化以及客户具体要求适时调整产量与产品类型,实行订单管理,有效控制库存。公司掌握产品核心部件的软硬件设计及相关工艺标准。生产过程中的组装、生产过程检验、软件固化、整机调试、成品检验等环节,是确保整机质量、产品功能实现的关键,其有效性直接影响系统集成的效率,因此全部由公司自行完成。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生产管理组织体系健全、质量体系完善。公司设有营销中心,具体负责销售信息搜集、销售计划、业务与人员管理、投标管理、产品规划、市场宣传等工作。公司主要通过询价、招标、竞争性谈判、其他等方式获取业务。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电力的安全、稳定和充分供应,是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电力行业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领域和主战场,占到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近一半。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首次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这是自2014年6月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来,我国再次对能源发展作出的系统深入阐述,明确了新型电力系统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基础地位。新型电力系统是电力行业发展的新阶段。2023年1月6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蓝皮书),明确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和特征: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线任务,以源网荷储多向协同、灵活互动为坚强支撑,以坚强、智能、柔性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保障的新时代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蓝皮书明确了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其中安全高效是基本前提,清洁低碳是核心目标,柔性灵活是重要支撑,智慧融合是基础保障,共同构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四位一体”框架体系。蓝皮书同时提出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即加速转型期(当前至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当前处于加速转型期,以支撑“碳达峰”为主要目标。电气设备是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如电力变压器、GIS、输电线缆、直流特高压换流器、换流阀等,这些电力装备长期在恶劣条件下运行,因绝缘老化、负荷、内部应力等造成的性能劣化会降低装备的可靠性,严重甚至会造成变电站、换流站或电网的重大财产损失或人员灾害事故。基于智能感知及信息融合的电力装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建立一种预知性的新型电力系统集成监控及预警体系,已成为电力检修及运维的必然发展趋势。伴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不断提高,使得电力装备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及预警的重要性愈加显著。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新型电力系统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结构以新能源为主体,具有明显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分布式特征,对电网的柔性可控及安全稳定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次,电力电子装备、储能装置等电气设备的比例越来越高、渗透越来越强,但其运行维护技术尚未成熟,给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可控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指出,要推动解决新能源发电随机性、波动性、季节不均衡性带来的系统平衡问题,多时间尺度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系统形态逐步由“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必须依赖储能,除了改进电网和传输技术,发展储能技术必不可少,储能典型应用场景包括:1)发电侧,对于配套新型储能的发电项目,可在竞争性配置、项目核准、并网时序、系统调度、保障小时利用数等方面给与一定的倾斜;2)电网侧,推动储能合理布局,建立电网侧独立电价机制,提高风光电站配储比例。风光作为间歇性能源,急需储能配合使用,风光行业未来有望成为储能的最大增量市场。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将从刚性向柔性发展,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特征融合,逐步发展为全面可见、可知、可测、可控的电力系统。基于新型电力系统市场的巨大发展前景,杭州柯林紧跟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先进的电力智能传感技术、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高密度储能技术、在线监测与AI分析平台等,在加强电力装备智能化程度、促进电网协调控制能力、满足多元用户供需互动、提升电力需求侧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引领电力系统数字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助力新型电力系统的“双碳”目标,未来成长空间广阔。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其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分布式特点快速消耗电力系统对资源的灵活调节作用,对电网的柔性可控及安全稳定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随着高比例新能源、储能、高比例电子设备等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系统主体多元化、电网形态复杂化、运行方式多样化的特点日趋明显,对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提出了更大挑战。杭州柯林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智能监测预警及电化学储能系统,不仅需要掌握监测设备及储能装置的设计、制造及运行技术,而且涉及多学科、多领域、跨行业,技术范围涵盖了先进传感技术、高电压测控技术、功率器件安全技术、信息融合处理技术、故障AI诊断技术、数字孪生平台技术等。从事相关业务的企业在具备上述相关技术的同时,还需要积累大量的设备状态历史数据及设计开发经验,准确对设备状况、检测数据的差异等进行分析。只有经过多年行业实践,建立技术研发的持续创新机制,才能够在行业中立足并建立竞争优势,故行业的技术门槛较高。主要技术门槛说明如下:新型电力系统中,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储能和电力电子装备的广泛应用,使得电源结构及网络拓扑发生剧变,电力装备的故障随机性、非线性大大增强,且相互耦合特性增加,故障电气量的变化特性和传播过程不同于传统电网,出现多时序、多参数和多节点耦合的复杂非线性故障原因。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掌握电力装备的复杂故障原因,设计开发“声、光、电、磁、热、力”等多物理机制集成的智能传感器,并综合运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故障AI分析等技术,来对电力装备进行准确感知、信号可靠传输、解耦分析和定性/定量评价。电气设备智能监测产品一般在高温、极寒、高湿、高海拔等户外环境下工作,且大量存在的脉冲电磁场、过压、雷电等强电磁干扰,会对产品的技术性能造成影响,对电力装备状态及故障的准确感知造成了极大困难。为保障在线监测的可靠与可信度,产品除满足国标、电力行业标准外,还在精度、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具有高要求。此外,电气设备种类繁多,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多样且规模庞大,使得信号处理及故障特征分析难度显著增加。海量电力装备的在线监测大数据pp电子,需要具备智能化的通信架构,以及高吞吐、强实时的数据处理能力,实现实时、安全和灵活的信息流,还需具备综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管理与分析,保障电力装备在线状态评估需求,并为用户提供可靠、经济的电力服务。3)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故障诊断算法库引擎,实现对电气设备故障的准确、快速诊断。电气设备的机理复杂且特性多变、感知的数据规模庞大且多样,传统的基于知识引导的故障建模及分析方法,误差较大,故障分析的可信度低。需要开发电力装备故障诊断人工智能算法库引擎,覆盖数据处理、模型生产、高效训练、评估测试、灵活部署、持续优化等功能,满足对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力变压器、输电线路、电力电子变换装置等进行故障诊断和态势预测,全面覆盖各种长尾需求,诊断准确性高、速度快。4)数字孪生驱动的电气设备智能运维平台,实现电气设备多维度状态评价及运检优化。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建立多物理场、多尺度、多区域的电气设备仿真模型,开发一站式智能应用开发平台,并嵌入历史数据、案例、应用经验等,以“知识导引+数据驱动”的方式建立电气设备的可视化运维平台。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整体物联网解决方案,实现电气设备的多维度状态评价及运检优化。电化学储能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快速平衡新能源消纳和负荷的动态变化,系统需频繁快速响应电网调度进行能量交换。为保持储能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能构建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技术、系统热管理技术、安全预警及防护技术、能量管理策略技术等关键技术并持续优化,来支撑储能电站安全运行。综上所述,行业技术具有科技含量高、更新迭代快等特点,如先进传感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信息融合技术、人工智能引擎算法、安全防护技术等多学科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研发人员及开发试验费用,才能不断持续新产品的研发以满足市场的新需求。公司从2002年开始一直深耕于智能电网领域,经过多年的沉淀与积累,公司紧密结合电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已经形成了覆盖“输电、变电、配电”全链路及“高压、超高压、特高压”全电压等级的数十种系列产品,其中变电类电气设备智能监测装置是公司的核心优势产品,并推出了电化学储能系统,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等多个场景,可为客户提供契合其需求的个性化综合解决方案,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运行的需求。公司是一家技术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电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为导向,以客户实际需求为基础,进行先导式主动开发,有效解决了电气装备健康状态感知与诊断领域的痛点,已研发出数十种系列化产品并成功实现了成果转化,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及丰富的研发经验。公司主要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网首批试点智能化变电站示范站及超特高压等重点项目中,精准评价了多起装备故障隐患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运维检修措施,有效支撑了运维检修的科学决策,保障了电网的安全运行。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自主开发高能量密度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及安全防护技术,助力新型电力系统的“双碳”目标。公司具备先进的设备状态感知、安全接入、边缘计算、数字孪生、AI智能等先进的诊断技术,并开发了声、光、电、磁热等多物理量复合、高精度的智能传感系列技术、公司自主建立了面向电气设备健康状态的样本知识库、算法模型库、电力物联IoT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平台(简称“两库、一平台”),基于“两库、一平台”通过对整个变电、输电、配电领域状态全面感知、综合分析和智能预警,运用算法、模型及评价体系对监测到的状态量进行分析,并做出科学的评估和预测,最终为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提供高效、精准的决策方案,实现状态智能诊断及科学预警,有效解决了电气设备健康状态感知与诊断领域的痛点,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电网数字化提升改造项目中。公司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及成果转化能力,设立了浙江省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一系列研发平台,为公司产品研发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在重视研发投入的同时,公司也在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布局和保护工作,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出提供护盾,公司报告期内新增发明及实用新型授权专利10项,均系原始取得;另有117项专利申请正在审查中。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86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56项,软件著作权113项。公司多项核心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并参与制定主营业务领域6项行业标准及2项团体标准。公司主要产品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内首台(套)装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除此之外,公司还承担了多个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及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并且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三等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重要奖项,在高压级以上电气设备智能感知预警监测领域处于行业先进地位。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公司具体涉及到电气设备智能感知与诊断预警及电化学储能系统产品,报告期内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如下:1)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的智能传感器技术。智能传感器具有多样性感知特性,目前市场主流在线监测传感器的指标较为单一,一个产品基本上只能监测一个指标。杭州柯林单个产品可以同时监测多个指标,所开发的智能型局放传感器,除了局放信号之外,还可监测高频局放、过电压、振动等指标。设计开发的采-存-算一体化、高能效、高算力的电力专用智能感知芯片,能够极大提升感知装置的多功能性,并减小监测装置体积和成本。此外,结合一些新型感知机理,智能传感器在灵敏度、可靠性方面持续提高,满足新型电力系统高难度的在线)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与故障诊断技术。新型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智能监测属于典型的多传感器技术及数据分析处理技术范畴,涉及电气量、机械量、超声量、图像量等多域感知,数据来源以及时空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杭州柯林研发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相比基于单一信源的故障诊断来说,在诊断容错性、准确性等方面有显著提升。随着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实施,新一代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实现了电网静态和动态数据的采集功能,从而为深度综合利用多源信息的电网故障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3)高功率密度储能装置的安全防护技术。结合先进热分析软件进行模拟试验,并引入流体动力学和热传播模型,进行储能装置的高精度热管理设计,优化储能装置结构参数;开发磷酸铁锂等储能电池及系统的智能传感技术,基于温度、电压、电流等参量,分析储能系统运行状态及电池剩余寿命,并设计开发储能系统的整体安全防护技术,支撑大规模储能电站安全运行。4)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据驱动和知识引导相结合,在高不确定性、动态环境和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实现对电气设备精准建模、信息感知及故障诊断。电气设备故障机理方面,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具备强大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特征表达能力,能从复杂多变且多影响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数据中提取出故障判别信息,实现更加精准的电力装备故障机理描述。信息感知方面,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基于电力物联网、协同感知、分布式计算和云平台等方式,具有极强的大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挖掘能力,可以很好地应对数据规模庞大的挑战。故障诊断方面,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具备端到端的学习模式,以及端-边-云协同计算架构,避免了中间环节的误差累积,提升故障诊断的响应和准确率。公司具有电气设备数字孪生+智能AI交互式诊断及故障预警技术以及必要的大量案例积累和持续多年的电力行业应用经验,市场上较少存在同类产品。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将从刚性向柔性发展,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特征融合,逐步发展为全面可见、可知、可测、可控的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发电、直流输配电和储能系统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涉及新型电力装备技术研发、设计、制造与应用,特别是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着重大机遇与挑战。同时,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将使得智能监测技术及产品不断更新迭代,市场需求及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2022年初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动规模化发展,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分别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三个角度入手,明确了实现储能规模化发展的具体思路和需求。在电源侧,“加大力度发展电源侧储能,推动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建设,从源端平抑新能源的波动性,提升新能源并网友好性,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在电网侧,“因地制宜发展电网侧储能。关键电网节点合理布局新型储能,充分发挥其调峰、调频、调压等多种功能,提升传统抵御突发事件和故障后恢复能力,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在用户侧,“灵活多样发展用户侧储能,并提出围绕大数据中心、5G基站、工业园区、公路服务等终端用户,依托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增量PP电子网址配电网等配置新型储能”。新型储能的市场需求及规模不断扩大,且逐步体现出大容量、大型化、安全化、易回收、数字化的特点。随着电化学储能在实践中逐渐证明其经济性和可靠性。未来将会建设更多更大规模的储能电站。在源网荷侧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基于新能源具有的随机性、波动性及间歇性等特点,新型电力系统迫切需要建立“源网荷储”的运作模式,也就是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各环节协调互动,实现安全稳定的运行。公司长期致力于电气设备健康状态智能感知与诊断预警技术研发和应用,自主研发取得多项国际国内领先/先进的核心技术,包括变压器综合监测诊断技术、数字孪生平台技术、电力物联网IoT平台技术,以及SIP芯片技术、宽频域监测诊断技术等,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公司积极布局并实现产业延伸,解决能源时空分布不匹配的矛盾,拓展新能源储能应用市场,深入开展了电化学储能相关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取得了储能的智能环境监测消防安全防护技术;基于电、热、化多维度多参量风险预警技术;安全、长寿命运行智能管理技术等核心技术。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得186项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56项,软件著作权113项。报告期内,公司新增10项荣誉资质,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科技小巨人企业,承担了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尖兵”计划、杭州市人工智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并且还荣获了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022年度电力科技创新奖、2022年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浙江电力科学技术奖等重要奖项,此外,公司产品大型电力变压器(110kV-1000kV)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装备认定为国内首台(套)装备。公司所处智能电网领域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该领域技术综合性强,产品及技术的研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随着智能电网领域中电力物联网各项新兴技术的深入发展,公司必须尽可能准确地把握新技术发展动向和趋势,将前沿技术与公司现有技术、产品有效结合。如果公司不能持续加大技术投入、增加研发项目储备,则可能无法及时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并可能导致公司面临核心技术落后、产品升级迭代滞后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风险,从而给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将大量增加,如果公司不能及时引进或者培养符合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或者出现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情况,将对公司经营业绩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未来公司不能排除技术人员违反职业操守泄密的可能或者核心技术被他人盗用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的发展。公司立足于智能电网领域,聚焦电气设备健康状态的管控装置和平台建设,公司的客户主要包括国家电网及其下属公司以及从事电力系统相关业务的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在浙江省内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4.50%,存在业务区域较为集中,对浙江省内依赖的风险。在完整的会计年度内,公司的营业收入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上半年实现的收入较少,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实现的收入较多。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公司营业收入存在季节性波动的风险。电力系统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公司客户对公司产品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公司产品的质量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未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生产环节的延伸,若公司质量控制相关措施未能随之有效提升而导致公司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将对公司的品牌和业务拓展带来不利影响。未来,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行业政策变化、材料价格及人工成本上升,或因为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市场竞争逐步加强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产品的价格或呈下降趋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毛利率水平。2022年,公司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5,511.04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27.20%,若不能及时收回,可能影响公司的现金流量和经营业绩,进而对公司业绩和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公司自2010年起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国家或地方有关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或其他原因导致公司不再符合或未能通过相关的资格认定,公司将不能继续享受上述优惠政策,公司的盈利水平将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近年来,我国智能电网行业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并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公司业务的发展依赖于国家产业政策、电力行业发展阶段以及电网公司发展规划,如若上述条件发生不利变化、投资减少,导致公司所处行业发展缓慢,抑或公司产品不符合需求方的后续要求,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公司所处的电力行业是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行业发展与国家的宏观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国家的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可能影响行业的发展,而电网投资又受到国家宏观经济、行业发展态势等因素的影响,国家对电网投资直接影响行业的市场规模以及发展趋势,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影响。在国家“双碳”目标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持续推动下,新能源设备、数字化及智能化设备应用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市场对高性能的电气设备智能监测预警装置及储能系统的需求巨大,公司紧紧把握新能源发展及电网智能化改造趋势,坚持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保持与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电科院等一流高校、电力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关系,并且持续跟踪行业发展及用户需求pp电子,以建成“国际知名的电气设备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技术引领者”为战略目标,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为客户提供卓越的系统解决方案和优质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地发展。公司将继续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产品、技术、人才、管理、经营模式以及已有的客户优势,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以高精尖产品为目标,在巩固现有电力装备智能监测产品与服务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储能等新兴业务领域的研发投入及市场投入,加快产品的品类延伸,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及市场竞争力;同时借助资本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和完善公司的管理结构;加强技术与人才团队培养,加大研发投入并优化技术创新机制;加速拓展浙江省外市场,努力提高市场份额,为公司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经营计划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为实现“双碳”目标,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持续加速建设,对电气设备智能监测装置及储能系统的需求巨大。公司将紧抓国家政策和市场机遇,以先进的电力传感技术、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信息融合技术、数字孪生平台及AI诊断技术为依托,立足输变配电领域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进一步布局新能源储能产业链,并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为切入点,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打造产品先发优势,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技术应用产业化。公司将持续加大营销资源投入,不断优化销售渠道,整合销售资源,巩固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强产品宣传和推广,增强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并且根据产品的技术特性和市场需求,加快拓展重点区域市场,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公司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将以适应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为核心,通过内部培养和人才引进相结合模式,不断优化人才机制;通过开展各类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团队综合能力,并且重点引入专业性的技术人才和跨学科的高端人才,加快扩充营销队伍,建设一支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专业人才队伍。

在线客服
联系电话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86 0000 88888
  • · 专业的设计咨询
  • · 精准的解决方案
  • · 灵活的价格调整
  • · 1对1贴心服务
在线留言
回到顶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