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 建筑事务所与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赢得了“长春龙嘉国际机场 T3 航站楼建筑方案及航站区规划国际征集”项目。航站楼设计像漂浮的羽毛,轻盈、流动。设计结合独特的扇形布局及“大平层”理念,营造了一座艺术、人性、便捷的花园机场。屋顶悠长的曲线真实反映着机场内部的动线和空间,简洁又富动态,也被称为“鹤舞长春”。
长春机场现有 T1、T2 两座航站楼,年吞吐量 1600 万人次。此次公布设计并即将建设的 T3A 航站楼,将含近机位 54 个,预计可容纳年吞吐量 2200 万人次。T3A 方案同时也为未来扩建的 T3B 航站楼预留了充足规划及设计空间。T3 航站区基地位于以高铁龙嘉站为界线的南侧区域,整体地势低洼。设计顺应地势,将原始地坪设置为航站楼首层(到达层),再采用立体布局、多层进港模式,衔接高铁、地铁、道路等交通方式。这样的设计规划不仅节约用地,减少土方工程量,同时巧妙地利用高差实现不同交通方式的交叉互联。
长吉城际铁路龙嘉站作为既有站点位于长pp电子春、吉林之间,2018 年时近三分一旅客通过高铁进出机场。随着轨道交通量占比逐步提升,城际铁路将是长春机场最主要的进出港交通方式。T3A 航站楼设计将航站楼主楼向高铁站房尽量靠近,主楼中心出入口距离龙嘉站东扩站厅步行距离仅 200 米。
停车楼位于航站楼和高铁站房之间,由一条全玻璃室内连廊串联在一起。旅客从这里进入航站楼的步行距离不足 50 米。地铁布置在 T3A 航站楼楼前高架桥下方,地铁站厅与航站楼中心空间完全融为一体,地铁与机场之间实现零换乘。新航站楼采用了弧形围合的三指廊构型,与 T1、T2 航站区形成和谐的整体布局。航站楼围合中心指向了高铁龙嘉站方向;而放射状的指廊舒展有序,科学的角度设置充分提升了近机位数量的同时,也确保了港湾运行效率。
航站楼内部采用国内混流、国际分流的多种流线布局模式。方案创新设置了以连接高铁龙嘉站人流为主,同时可便捷衔接地铁、道路、停车楼等多种流线的“大平层”理念。无论乘坐何种交通方式到达机场的无行李托运旅客,都可通过自助值机、智能安检等智慧机场设施,在“大平层”内直达登机口。到达乘客也可以抵达后通过大平层连接到各类交通工具。前往高铁和停车楼的旅pp电子客,则无需上下,可直接到达高铁站入口和停车楼落客区。
新航站楼设计高度关注自然与创新科技的配合,营造舒适、自然的 “花园机场” 。设计通过状如羽毛的采光屋面,使自然光线引入出发大厅,室内空间明亮、温暖。结构体系延续建筑表皮韵律,清晰地表达传力逻辑,与天窗一并向中心汇聚,自然引导旅客的行进方向。独特的木质吊顶与天窗、结构、光线合一塑造出充满活力的室内空间。
设计同时关注如何通过景观规划来呈现长春作为“园林城市”的魅力。室外景观区域风貌以森林、湖泽、草甸、起伏地形为主;而室内以树木、地被、水景相结合的室内花园系统,营造了符合城市气质的“寒带花园”。新航站楼也通过公共区域增加地板辐射采暖、金属屋面多层保温构造、高热工性能玻璃幕墙、电动调光玻璃天窗、遮阳系统、自然采光通风等绿色科技手段保障绿色机场的实现。
由 MAD 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其他几个令人期待的建筑目前正在建设中。位于中国秦皇岛的阿那亚漂浮‘云中心’的浮动结构已接近完成,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向公众开放。同样,位于洛杉矶博览会公园的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也开始成形,计划于 2025 年开放。
MAD 建筑事务所团队:马岩松,党群,早野洋介,刘会英,李健,孙守泉,孙铭泽,宋敏哲,王菲,陆子豪,肖钰晗,陈蔚,曹溪,Yoshio Fukumori
民航院团队:牧彤pp电子,姚会来,冯香玲,孙永学,姚远,徐俊杰,张保,张妍,沈馨,齐俊杰,郝文嘉,刘子豪,许可,李振楠,冯梦瑶,李雄,郑广顺,单轶pp电子,卢欣,李恒晖
北京建院团队:王晓群,束伟农,王亦知,李少琨,苏尧,吴迪,王一粟,王槟,任捷,张仲奇,张林怡,陈林,谷现良,穆阳,范士兴,王翰墨,张世忠,于心巧,诗睿,潘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