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中心大厦(珠海十字门会展商务组团一期工程标志性塔楼工程)项目,相继荣获优秀水平等多项殊荣,实现国家级工程奖大满贯,代表了当前土木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最高水平和最新科技创新与应用。
珠海中心大厦建筑高度328.8米,地下2层,地上65层,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主要结构形式为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核心筒剪力墙混凝土强度负2至41层为C60,42层以上为C50。核心筒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核心筒外为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混凝土强度均为C30。
十字门会展商务组团一期工程与澳门隔海相望,集会议、展览、公寓、酒店、办公和商业为一体,是国内一次性建成拥有最大规模地下空间的海滨综合体。
工程地处临海复杂地质条件,占地2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最深24米。为实现临海超大超深地下空间连续施工、无渗漏,项目采用国内首创“基础差异沉降控制新方法”,确定了“桩-锚支护、水泥桩止水”的围护体系,使用“冲、挖、钻、扩孔钻”等成孔技术,靶向施工,创新使用温控抗裂、超长缓凝、抗放结合、跳仓浇筑等技术,仅用不到一年时间便完成了“华南第一大基坑”的建设。
国际展览中心整体采用无柱式设计,屋顶极具流线美感,像一组起伏的钢琴键PP电子网站,与海滨潮汐的律动相互呼应。
展厅没有采用传统的H型钢桁架,而是大规模使用双曲面管桁架,国内首创幕墙柱+稳定索的轻盈结构,屋盖每平米用钢量仅110公斤;国内首次利用独立柱作为提升支点,采用预张紧自平衡技术提升到位,极大地推进了传统提升技术;研制外径8米、单点加载3千吨的通用球形反力架,进行四类超限多管相贯节点试验;研制国内最大直径“数控圆管空间冷弯”机,连续精准成型桁架弦管,拟合双曲面屋盖……项目通过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技术和工艺,让建筑效果和经济性、可行性达到最佳平衡点。
十字门会展商务组团通过“城市绸带”连接各个功能单体,形成有机整体,造型蜿蜒起伏。由于内、外部存在大量不规则形状的设计,项目付诸建设时,应用了诸多创新性技术将奇思妙想变为现实:
绸带A区设计80米跨钢桁架办公廊桥,桁架两个前落脚点相差6.5米,最大倾覆力臂达到18米,项目创新采用仿生学+拓扑学实现特殊形态结构设计,通过钢管混凝土桁架+配重墙的组合,巧妙解决非平衡体抗倾覆难题。
城市绸带和海音石造型的会议中心由10.2万块形态各异的玻璃、金属、石材构成,通过全过程数字建造,精确组合,不仅呈现出舞动飘逸的姿态,且局部可承受10千帕罕见风压。
喜来登酒店内设置近4000平方米无柱的超大型自然生态酒店大堂,为了满足大空间要求,设计了40米的巨型箱式钢桁架转换结构,将上部14层楼荷载可靠地传递到两翼剪力墙并,并制定了先桁架、后剪力墙的技术路线天。
标志性塔楼(即珠海中心大厦)在国内首创带伸臂桁架的弧形斜剪力墙核心筒,解决了超高层结构转换部位刚度突变的难题;采用液压爬模竖向旋转,在剪力墙弯折转换部位爬升自如,节约工期45天。
项目推广应用了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10大项、18个子项,获评省部级建筑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应用突出和创新技术5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省级工法1项,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PP电子网站。
项目采用“桩+锚”和“桩+撑”组合支护方案,应用新的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中的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做围护止水桩,组合“冲、挖、钻、爆、扩孔钻、套管防护”等多种工艺,解决了深厚淤泥40m、孤石、浅基岩复杂地质条件施工难题。
采用“后浇带+跳仓施工”方法解决地下室、底板及外墙不留设永久性变形缝的问题,分为209个区块进行施工,采用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严控原材料、长墙缩小分段及带模养护等综合控制手段,做到了超大超深临海地下室连续施工无渗漏。
高标志性塔楼36层以下为办公区,37层以上为酒店区,在36F-38F设弧形斜墙过渡,斜墙为复杂空间曲面,根据整体刚度需要在35-36F设置伸臂桁架层PP电子网站,二者的配合使用减小了塔楼竖向刚度突变,解决空间转换受力问题,实现竖向荷载的平滑过渡。标志性塔楼按国际绿色建筑LEED标准设计,采用多项新技术、新材料等措施,经专家评审,达到国际同期同类型项目先进水平。
施工前对钢管混凝土结构进行了1:1模拟试验,研发多隔板钢管混凝土高抛自密实+辅助振捣施工关键技术。高抛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对隔板、钢结构构件影响小,降低了超高层钢管混凝土施工时变形甚至破坏的风险,保证了多隔板钢管混凝土的密实性,保障钢管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
根据绿色体系标准和创新思路来实践绿色施工。采用BIM技术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建筑垃圾产生,创新设计超高层垃圾封闭式排渣管,科学布置污水排放,采用多卡TOP50大模板体系,实际周转次数达45次。
建立以建设、设计、施工、监理为一体的创优管理体系,周密的质量策划,形成创优细部做法专项策划58项,严格实施样板领路示范。
十字门会展商务组团项目在整体策划、设计施工、使用运营等全生命周期都充分彰显“绿色、环保、节能、舒适”的理念,新技术应用效果突出,先后获得美国LEED金级认证、二星级绿色建筑认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等权威认证。
项目通过外立面遮阳、中庭采光等设计,降低建筑运行能耗,结构设计实现了可再生循环材料比重超过10%;全部采用节水器具,屋面雨水收集,提供道路冲洗和景观用水;采用高效冷机,应用适宜的技术策略,降低水泵、风机和照明能耗,建筑能耗仅为现行节能设计标准参考建筑能耗的77%,实现绿色运营。PP电子平台PP电子平台PP电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