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城乡建设的低碳转型逐渐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人民网记者黄盛深入分析了这一现象,指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和扩绿增长,正成为各界关注的中心议题。尤其是在城乡建设领域,如何营造绿色低碳产业的健康生态、培育绿色建筑的新增长点,以及建设一批零碳园区,已经成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多个与低碳转型相关的政策接连出台,尤其是2024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密集推出了针对城乡建设领域的支持政策。其中,双碳“1+N”政策体系的发布,以及《加快推进建筑领域节能减碳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的发布,更是为我国城乡建设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指明了方向。《工作方案》强调了行业协会在碳排放核算中的作用,为各个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制定科学的碳排放数据基础。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倪江波对此表示,《工作方案》的实施将极大推动节能减碳的行动。他还提到,近期与重庆大学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年版)》显示,全国城市集中供热的碳排放强度正在快速下降。这一变化与多个因素密不可分:首先是新技术、新产品的相继开发与应用,助力新产业崛起;其次,全面的标准规范的制定与实施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包括中国建筑节能协会针对供热与减排领域的团体标准;最后,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政策法规的引导,可以说为此转型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展望未来,倪江波对建筑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新建建筑方面,要全方位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持续提升建筑的节能水平,同时加快推动超低能耗与低能耗建筑的规模化发展。此外,他还提到,农村住宅的绿色低碳转型应该成为一项重要任务,鼓励地方政府制定绿色金融政策PP电子网址,并通过容积率奖励等措施来促进超低能耗与近零能耗建筑的建设。
针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倪江波提议应优先进行改善,让更多的老房子焕发新芽。同时,行业应积极引导建筑供热和生活热水系统向电气化发展,确保供热技术的高质量应用。通过充分利用热电原厂和工业余热,从根本上降低碳排放。此外,开发符合各地需求的热泵和太阳能技术,也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一环。
业内专家进一步指出,城乡建设低碳转型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发展实际,既要统筹推进,又要重点突破。在设定绿色转型的时间表与路线图时,要确保科学性,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与行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勇于探索和创新。这种统筹与协作,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各方优势,从而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的更大转型。
总的来说,城乡建设的低碳转型是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策引导、技术革新与社会共同努力,未来城乡建设将朝着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持续发展PP电子网址。这不仅是对国家目标的响应,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贡献PP电子网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PP电子网站PP电子网站